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,属大型溯河洄游鱼类,是世界鲟科鱼类中分布最南的一种。它们是体形最大的鲟类之一,已发现的最大成鱼体长5米多,最长寿命可达40年。
中华鲟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洋中,但每年10—11月,它们就会踏上漫漫征程,从海洋上游3000多千米前往长江上游繁殖,随后幼苗顺江而下,到长江口稍作停留,然后在大海中发育。性成熟后,中华鲟游回长江,继续繁殖后代,往返路径长达5000多千米。如此周而复始,世世代代游弋于我国沿海和长江之中。
中华鲟曾是长江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,一度遍及长江干流及东海、黄海、南海近岸水域,珠江、闽江也有少量分布。20世纪末,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。1988年中华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1997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保护物种,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级保护物种。
作为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,中华鲟是海洋与河流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重要纽带,是反映海洋和河流生态状况的重要指示性物种。保护中华鲟对于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图片来源于《守望长江微笑-长江江豚科普手册》